演算法的弱點被看懂後,公共討論權力結構變得極為複雜:內容被迫展演化,推播機制被系統化餵養。
全球環境危機讓許多博物館自覺不能置身事外。除了隔熱、空調等硬體節能,還能如何促進環境永續?
獨立書店的閱讀沙龍曾扮演著推進民主、促進公共利益的角色;如今我們該如何重新找回書店價值?
淡水白樓、基隆顏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等著名老宅,透過前輩畫家們的視角,為台灣留下珍貴建築樣貌。
公共討論從傳統媒體走到街頭,歷經30年演化,台灣社運結合新科技創造出新的公民行動。
出版業寒冬已久,世代習慣差異、媒體生態巨變,都是難以逆轉的事實。出版,真的還有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