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日據修辭的兩大錯誤

近日,中學教科書又因對「日治」與「日據」兩者修辭看法上的分歧再起波瀾。根據聯合報於七月十七日〈 日治還日據?歷史教科書掀論戰〉一文之報導...

多元文化 = 無文化?:日據復辟之再思考

據七月十八日中國時報觀念平台所載之 〈去殖民化、去皇民化 何錯之有?〉一文,李姓作者將「日據」取代「日治」之說法,視為去殖民化、去皇民化之象徵...

讓「芝苑路」敗部復活

相較於媒體對於「人民藝術(劇作)家」李國修辭世的大量報導,四月份驟逝的92歲苗栗縣苑裡鎮國寶級音樂大師郭芝苑的新聞相對冷清許多。李國修堅信...

【書評書介】去看小洋蔥媽媽––失智者與家屬的故事

書名:去看小洋蔥媽媽 作者:岡野雄一 譯者:黃友玫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06月25日 照顧失智老人家,箇中酸甜苦鹹...

他以身體召喚了世界 ──李小龍逝世四十周年

還記得那是燥熱的周末,剛從小學畢業的我正忙著大清早背英文字母,以及演練國中數學題,可這時街頭巷議傳來「李小龍暴斃於女星丁珮床上」的驚人噩耗。怎可能...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語變形記

相較於1962年台語片流行時期根據「國語影片獎勵辦法」設立的金馬獎,1990年設立的金曲獎,因其語言類別在「國語」之外另分出台語、客語、原住民語...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三十五:敵化為友,友化為敵

上一篇提到,約克鎮圍城戰英軍投降後「世界天翻地覆」,以為戰爭打完就沒事了?接下來,美國一場險惡無聲戰爭才正要在外交戰場上打響,而「世界天翻地覆...

年輕的中國與中國人:廣州隨筆

臨時受朋友所託,我在六月初的敏感時刻進入廣州處理商務。猶記20年前,第一次造訪中國的地方就是廣州,那時火車站前還睡滿了農民...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看不出真相的怪物?

「說起來不是旋律、歌詞優美好聽就會流行,其原因很多。如天時地利,興趣的走向,實在很奇妙,總之流行歌是看不出真相的怪物了」。這是台灣國寶作曲家郭芝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