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是語言癌,還是一統語法的快感?

近期《聯合報》做了個「語言癌」的專題報導,後續引發一系列關於溝通語法「正確」與否的討論,該篇報導簡而言之在於以「進行一個XX的動作...

「語言癌」是一個誤診的動作

《聯合報》製作了「語言癌」新聞專題後,我原本以為這個概念只是有趣好玩而已,沒想到後續竟引起不小的迴響,甚至引起官員的注目,《聯合報》追蹤報導指出...

說說「語言癌」:語言最嚴重病灶不在「冗贅」

「語言癌」最近在網路上頗引發鄉民的熱議,許多「專家」也紛紛跳出來嚴詞批判這種既冗贅又欠精準的表達方式,認為應該從學校教育來徹底根除此一問題...

一些人的語言癌,另一些人的腦癌

聯合報最近炒了一系列語言癌的報導,大概就是說現在的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有「語言癌」這種病症,其語言用法「不正確」,所以國文很需要「搶救」...

【日本想想】陪酒、拍AV影響專業嗎?從笹崎里菜事件看職業無貴賤

女大學生控告電視台,小蝦米對上大鯨魚的戲碼引起各方關注,但卻不只是那麼簡單。 事件主角笹崎里菜今年就讀日本東洋英和大學四年級,曾當選該校的...

你不是我的岸,我不是你的島:評李志德《無岸的旅途:陷在時代困局中的兩岸報導》

【書評書介】 書名:《無岸的旅途:陷在時代困局中的兩岸報導》 作者:李志德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

不是只有太平輪─談1943高千穗丸沉沒事件

台灣以海島地形地緣之特性,歷史發展一直與航海活動有密切關聯,台灣島上的住民是數千年來不斷渡海而來所構成,海洋史實為台灣史研究領域的重要一環。其中...

【東德轉型正義系列報導四】體驗撕裂最具臨場感的所在:伯瑙爾街的柏林圍牆紀念園區

圍牆將柏林分成東西,也將西柏林團團圍住,豎立近30年不僅成了威權象徵,其生冷醜陋也被兩側居民所痛恨,欲除之而後快。倒下的短短一年內,大多被拆個精光...

請教故宮:「陳澄波」是怎麼死的?

今年是台灣近代重量級畫家陳澄波(1895~1947)120歲誕辰,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舉辦了東亞五個城市的巡迴大展,最後一站回到台北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