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耶路撒冷的移居者─一段在衝突中探求接納,在絕望中發現希望的異鄉生活告白》 作者:利皮卡‧佩拉漢(Lipika Pelham) 出版社...
招牌不僅僅是一面招牌:從中國的繁體字「整治」談起
《西江日報》前些日子 報導,中國廣東省肇慶市的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局處對肇慶市的中心,端州區,進行戶外招牌的語言使用進行「檢查」與「整治」...
【眷村想想】 秉著勇氣再嫁的店仔
「店仔」是光大一村的歐巴桑,早期曾在村內開柑仔店,因而有此綽號。五十五歲時,在丈夫林某去世的隔年,再嫁給一位外省老芋仔,雖引起鄰居側目...
誰的噶瑪蘭,誰的宜蘭?
清中葉時,中國沿海居民因生活困頓,不顧危險逕自渡海開墾,連橫稱之「篳路藍縷」,但他們冒的風險應比此四字更為驚心動魄...
【時事想想】NBA總冠軍賽:一道找回籃球原始悸動的美麗弧線
在這世界上,有些偉大的人和事物從不曾離開,只是我們總不當一回事,例如媽媽的愛,例如外線投籃。不過上天總在冥冥之中提醒著我們籃球的真理,去年他說...
為何城鎮就不能甘於成為城鎮?
「四年內,我將極力爭取台中捷運拉進彰化站!」彰化市長邱建富保證。 綜觀前陣子好不容易平息些的彰南工業區開發...
【眷村想想】 四個軍官兒子
有四個軍官兒子的劉桂秋伯伯,2007年在莒光新城去世,享年八十八歲。他是老爸最早認識的一位外省老芋仔,兩家也在光大一村鄰居數十年,交情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