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18後台灣新公民政治路線的穩定成形,定調於進步路線的公民政治,提出「中國因素」與台灣內部黨國政治資本的結盟...
若說311震災捐款是讓一般的日本人第一次意識到台灣這塊土地的存在,今年三月以降的一連串行動,則是讓日本各界意識到台灣公民力量的存在...
轉眼學運已經結束一個多月,立法院又恢復莫名其妙的議事運轉、執政黨依然故我,在野黨換了主席,幾位熟識的年輕夥伴真的決定冒著和運動圈不如甭認識的風險來...
頭腦混亂的左翼青年愛問香港人:「誰是香港人?」資深愛國中年吳志森也來問:「誰是台灣人?」這是很低B的思考迴路。正如我們不會問吳志森:「誰是吳志森?...
不懂馬政府前文建會主委黃碧端等人為什麼非找李安「代言」儒家精神不可,甚至以儒家非常不以為然的「俠客」為題材的《臥虎藏龍》都被他稱讚說,...
史明的人生風景在他九十多歲高齡貫穿的視野裡,是巨大的,也是孤獨的。 一九九O年代中,我曾以在台北車站月台相遇的經歷寫了《革命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