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美國與全球創業育成計畫如春筍冒出。這些三至六個月的培育計畫使得新創公司有管道能接受指教、有效籌資並打入市場。...
去年7月起,25歲的林永勳在色列新創企業當了半年的「免費志工」。這段期間,他幾乎是位全能創業家:擬定企劃書、行銷公司概念、打雜、找資源、推廣產品...
在採訪以色列新創企業過程中,我總喜歡問同樣一個問題:「你們究竟怎麼看待『失敗』?」 聽到我的問題...
不計其數 的中小企業,寥寥可數的企業家 我國真正很有經濟學上所謂企業家精神的人——也就是能將生產要素做創新組合而創造新價值的人——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