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史上,確實有一些改革與進展,例如:1968年的九年國民教育,一舉讓六年國民教育延長為九年。2004年,更全面推動了九年一貫的課程。此外...
「學習」是目標,而「讀書」、「上學」、「上課」是方法。而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對方法的重視,竟然會掩蓋我們真正最該重視的目標本身。 多年以來...
十二年國教推動已經歷時五年,實際施行已經邁入第二年。任何這麼大規模的計畫,其實都應該伴隨著嚴謹而廣泛的調查,衡量計畫目標實現了多少...
有一個名詞的翻譯失準,對台灣的教育體系產生莫大禍害。這個詞叫做:研究所。 當我在和英國大學生威廉隔海訪談,我覺得非常不習慣。不是因為他的英國腔...
「上課玩手機」常被視為對老師羞辱,可能造成聽課分心並且危害學習成果。所以,學校和老師們通常將智慧手機視為敵人。然而⋯⋯一定嗎?或者,這只是一種看法...
這波抗議高中課綱修改的浪潮儘管些許濫情,然而社會大多數人對於這群高中生的輿論卻在於說他們寫錯了什麼字或者論述空泛(菁英的凝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