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何義麟在〈戰後台灣抗日運動史的構築:以羅福星的事蹟為中心〉(戦後台湾抗日運動史の構築─羅福星の革命を事績を中心に)一文當中所指出的...
電影史的書寫,經常是在對既有文獻的確認與質疑開始,而後如歷史偵探一般,在其他的文獻當中盡可能地查找各種可能的線索。其結果時而無功而返...
日本著作等身的社會學者吉見俊哉,對1930 年代的東亞城市有個精闢的看法:「無論東京或大阪、殖民地都市首爾或台北,作為都市空間裝置的媒介例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