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書評書介】《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脫離「無法討論政治」的困境

長久以來,「政治」在台灣被當作是不好的事,小時候學校讓你覺得政治太髒了,不能進校園。你第一次和政治接觸是選舉時的衛生紙贈品或在喜宴上跟議員敬酒...

【男人想想】從「女權自助餐」看見男性對父權的控訴(上)

勵馨在男大生情感團體中學會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傾聽男大生的情感,讓他們學習、慢慢地說出口而不加以評斷;太快的用性別平權...

《請讓我安詳、快樂的死》:「孤獨死」友人的警惕

現年93歲的橋田壽賀子,可以說是台灣人最熟知的日本電視劇編劇,執筆超過50年的她,曾寫出《阿信》、《鄰居的草坪》、《冷暖人間》等膾炙人口的名作...

抵禦假新聞 人民需要加強「數位免疫力」

「假新聞」(fake news)只是「資訊錯亂」(information disorder)之一,錯亂的型態與本質有程度上的差異...

【日本想想】「偶像」與「佛像」的音樂交流:堂本剛的奉納演唱會

低沉而綿密的蟲鳴,揉合進奈良秋夜的徐徐晚風中,在閉上雙眼、雙手合十之際,襯托出份外的靜謐,面對著東大寺的大佛,心情又更沈澱了─...

不只要說完整,還要說好一個故事:從海島演劇《回憶的華爾滋》談歷史改編

張常美被捕的那一刻,一片枯黃的樹葉靜靜飄落在舞台前。 海島演劇於蔡瑞月舞蹈研究社演出《回憶的華爾滋》,改編自張常美、丁窈窕及施水環的受難經過...

瑞典陸客事件與中國官式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是以主張本民族利益的意識形態為特徵的政治、經濟、社會體系。然而中國民族主義...

【日晷之南】日本大眾作家的苦惱——菊池寬

我們不得不說,「文壇」這種作為作家發表作品的公共空間,後來因這舞台成名得利的祕辛,以及其形成過程的確充滿時代的意趣,它甚至可能搖身一變...

【半線想想】序言:半線,見與不見

這是「半線想想」開幕的第一篇序言,「半線」是以前彰化市的地名,所以有時候會用「半線」來代稱彰化。 在想想論壇開一個「半線想想」的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