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文學館籌備處3月下旬在龍潭武德殿辦了「郵寄文情:談鍾肇政的書信、刊物」,請來交大羅烈師教授主持,由張良澤教授、林佛兒老師對談...
【週日想想】歷史與歷史小說:走訪「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如果不是司馬遼太郎,這世上的人,恐怕也不會記得龍馬這樣的人物吧?有關他的大河劇一拍再拍,他所居所行的地方,莫不以他為特色,大力觀光行銷...
【書評書介】地圖底下的不同觀點─世界的中心,現在是哪裡?
書名:世界的中心,現在是哪裡?:亞洲為中心的世界這樣運作,翻轉地圖你會看見真相 作者: 尚.克利斯朵夫.維克多 ( Jean-Christophe...
【鄉巴佬異藝錄】四、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的生命情調
浪漫主義是城市布爾喬亞創造出來的生命情調,愛懷鄉,喜歡田園風光,而且是懷父祖輩的鄉,因為他自己真正的「鄉」,自己出生的「鄉」,其實經常是城市...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語電影的趣味
1963年,前一年剛開辦的金馬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得最佳劇情片、導演(李翰祥)、女主角(樂蒂)等六個獎項,其中凌波因反串男角...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二十二:將軍們當面翻臉
先前提到英軍高級將領之間「宮鬥」爾虞我詐,那殖民地民兵難道就都相親相愛了嗎?當然不可能,任何一個組織中都有「奧客」,大陸軍這邊也不例外...
【鄉巴佬異藝錄】三、胡德夫找回本色的命運之旅
胡德夫的經典名曲是《匆匆》和《美麗島》,其實胡德夫絶佳的本色在這兩首歌中聽不到。 稱讚胡德夫的歌聲的文化界名家太多了,余光中,蔣勲,林懷民,王明輝...
隱身的伊斯蘭:一位台灣穆斯林首飾設計師的訪談
第一次接觸伊斯蘭文化,是世界音樂課中聽了叫拜樓裡的穆斯林吟誦古蘭經,游移的音符形成的空間感,頓時刻劃在我的腦中,那次台上台下的師生...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灣電影的語言大旗
台灣電影史上,從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的台語電影黃金時期,到1960年代起而和台語片競爭,並於1970年代盛極一時的華語片時期,配合政府...